苹果公司以6000万美元的代价与深圳唯冠公司达成和解,iPa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商标权随之转让于苹果。持续两年的iPad商标纠纷一案尘埃落定。
结果
广东省高院7月2日对外通报称,已于6月25日向唯冠和苹果两家公司送达民事调解书,目前该调解书已正式生效。根据协议书内容,苹果公司日前已向广东高院指定账户汇入6000万美元,并向法院申请执行该协议。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7月2日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送达了将涉案iPad商标过户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。
2010年6月,苹果公司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深圳唯冠,要求确认其为iPad商标专用权人。苹果认为,2009年通过英国IP公司从唯冠方面购买了在欧盟、中国、新加坡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10项iPad商标权,但唯冠方面拒绝履行涉及有关中国商标权的协议。
深圳市中院2011年12月5日作出一审判决,驳回苹果公司诉讼请求。其间,唯冠公司先后在深圳、惠州、上海提起诉讼。
一审败诉后,苹果公司向广东省高院提起上诉。2月29日,广东高院公开审理此案,但当庭未宣判。随后,在广东高院主持下,双方开始接受调解。
妥协
市场分析人士认为,苹果此举意在早日了结纠纷,从而为新ipa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扫清障碍。
长期关注知识产权诉讼的律师李晓宁说,对苹果公司而言,获得iPad商标权,解除新一代iPa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禁售显得急迫:不仅在于市场巨大,而且需要考虑到,“在竞争中,自己停步不前就相当于对手快马扬鞭。”
在广州市北京路一家苹果公司授权经销商店,记者看到,正在销售的仍是iPad2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还没收到苹果公司有关新一代iPad上市的时间通知,不过预计很快可以销售。
对深圳唯冠而言,旷日持久的诉讼也不利于其利益最大化。记者从深圳唯冠代理团队了解到,由于目前拖欠以8大银行为主的债权人近4亿美元债务,债权人希望尽快将“iPad”商标这一唯冠目前价值最大的“无形财产”变现偿债。
据了解,最初双方协商和解时,赔偿金额差距很大,唯冠要求4亿美元,而苹果愿意支付最多1亿元人民币。
业内人士认为,双方最终达成6000万美元的赔偿金额,是多次协调和妥协的结果。
警示
专家认为,iPad商标纠纷案将成为中国知识产权诉讼的一个经典案例。李晓宁说,这起诉讼让企业重新认识了知识产权的双刃剑作用。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,没有级量大小,只有世界通行的游戏规则。
苹果由于疏忽而埋单,最终支付赔偿,这在法律上并无争议。案件提示,企业应主动维护商标、重视知识产权巨大利益,也提示了如苹果这样拥有庞大法律顾问和知识产权机构的公司,也可能在知识产权领域疏忽犯错。
当年苹果试图通过影子公司(IP公司)低价收购商标,又在未能确认商标所有权之前就贸然使用,这是一场危险游戏,贪小钱最终吃了大亏。在商标这样重要的知识产权上阴沟翻船,苹果的经历应当为企业所警示:在知识产权的领域,无论体量多大,都没有法律豁免权。